相信玩《究極進化》的小伙伴對《數碼寶貝》系列都是再熟悉不過了,對于系列里面的數碼獸、屬性設定、克制設定等等都是每天游戲都能接觸到,甚至已經去到一個習以為常的習慣了,但有多少人,對于數碼世界這一虛擬的世界觀有所了解呢?這個虛擬世界,到底是一個類平行世界還是一個數據集合的世界呢?該世界與我們現實的地球有什么關聯呢?彼此之間是否又有一個共生或者互相獨立的關系呢?那么本次,就由我腦洞大開的小編,為您簡單分析一下數碼世界的世界觀概念。
關于世界觀的構造:
數碼世界主要由物理層、基礎球、現實世界球、數碼穹頂四個部分構成,這些構造之間互相存在著頗為緊密的聯系,數碼世界的基礎運作大多由這些構造負責
基礎球:基礎球構成數碼世界的主體部分,占據了整個數碼世界93%的資料量,其球面表層是數碼獸的生存空間,是數碼獸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載體,類似于現實世界中的地球?;A球表面79%被水體覆蓋,這片巨大的水域被稱作「網絡之?!梗W絡之海是水棲型與海獸型數碼獸最大的棲息地,在其生息的數碼獸的種類與數量十分龐大,網絡之海最深處深度達到14089米,是基礎球表層的最低點,但由于數碼世界中的水體資料排布的規(guī)律性與穩(wěn)定性,導致水資料直接的空隙不會隨深度而減小,因而即使在深海中也不會有太大的水壓。水對光線的吸收能力被保留了下來,在500米深的水下不會有任何光線到達。
基礎球表面21%的陸地由永晝大陸,盤符大陸,望空大島,無人荒礁以及一些附屬島嶼組成,這些地方是陸生數碼獸的棲息地。陸上部分的環(huán)境與氣候非常多樣化,因此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著不同的數碼獸種群,比如植物型數碼獸大部分居住在終年白晝的永晝之域,而機械型數碼獸則更加青睞于城市密集,電力供應充足的盤符之域。和地球一樣,陸地上會有氣候的差異,這也是環(huán)境多樣的根本原因。
基礎球有著一根貫穿南北極的無形地軸,這里的地軸沒有傾角,基礎球以其為中心進行著自轉,而現實世界球則完全同步地圍繞基礎球進行公轉,因此永晝之域永遠都是離現實世界球最近的區(qū)域,造就了那里的永晝現象。基礎球的球心位置潛伏著失活的帝厲魔,當數碼世界的資料量過度膨脹時,它會作為最后的終極措施直接干預數碼世界并對其進行完全格式化,以此確保數碼世界能迅速還原回初始狀態(tài)。帝厲魔的格式化行動具有極端性,無差別性和徹底性,在觸發(fā)條件未達成之前,帝厲魔以非活性狀態(tài)藏匿于基礎球的最深層。上一次帝厲魔被激活的時間位于公元前數碼20001年。
數碼穹頂:數碼穹頂是數碼世界內部與物理層之間的分界線,包裹著懸浮在其內部的基礎球。數碼穹頂的內表面呈蔚藍色,有著太陽與星星的資料映射,這就是數碼世界里的“天空”。數碼穹頂與基礎球表面相距大約10千米,其另一面就是物理層,但是卻沒有數碼獸能夠通過數碼穹頂到達物理層,這是因為數碼穹頂附近的資料處于不斷振動的狀態(tài),其振動頻率能夠使數碼獸的身體產生共振,使數碼獸的身體資料變得疏松而紊亂,最終崩解而死。數碼穹頂不會隨基礎球的地軸進行自轉,因此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太陽會隨著數碼穹頂的季節(jié)性偏差而發(fā)生移動,固定在40°的范圍之內,所以太陽相對于基礎球的位置變動是很小的,而正是這種變動造成了數碼世界的春夏秋冬。
現實世界球:現實世界球處于數碼穹頂與基礎球之間的空間內,在面向現實世界球的那一半基礎半球可以直接在天空中看到現實世界球,其球體為深綠色,環(huán)繞著數圈發(fā)著強光的資料環(huán),球體由外層的數據薄片與球內的物理層入口組成?,F實世界球的三圈資料環(huán)攜帶著極高的能量,發(fā)出的光亮甚至達到了太陽的二分之一強,這在球體周圍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能量場保持著其球體的穩(wěn)定性防止其崩解,資料環(huán)的光轉換效率極高,所需的能量來源于物理層。資料環(huán)甚至使得帝厲魔都無法侵蝕現實世界球。
現實世界球的表層由無數大大小小的資料薄板構成,這些資料薄板可穿透且不會損壞,是數據化與實體化的窗口,每只前往現實世界的數碼獸或者來到數碼世界的人類都必須穿過這些資料薄板。資料薄板的內部就是進入物理層的入口
物理層:這里是數碼世界的外圍部分,再向外就是現實世界了,這里的物質以半實體的形式存在而不再是資料,所以帝厲魔的刪除作用也在此止步,這里只有數碼世界與現實世界兩個方向,沒有其他異世界的入口。在物理層空間內,現實世界的物理定律已經開始微微生效,且越往現實世界的外圍靠攏就越強烈,最后,一些過于靠近現實世界的物體將被萬有引力拖入現實世界進行徹底的實體化,脫離數碼世界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