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帝光和六年(公元183年),鉅鹿人張角所創(chuàng)的太平道已傳教十余年,其信奉黃帝、老子的學說,并在全國各地廣收信徒。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二月,張角及兄弟張梁和張寶率信徒發(fā)起民變,張角宣稱“蒼天已死...

漢靈帝光和六年(公元183年),鉅鹿人張角所創(chuàng)的太平道已傳教十余年,其信奉黃帝、老子的學說,并在全國各地廣收信徒。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二月,張角及兄弟張梁和張寶率信徒發(fā)起民變,張角宣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并用白土在京城市門和外地州郡官署的大門上書寫“甲子”二字。張角等人計劃由大方馬元義召集荊州、揚州數(shù)萬名門徒定期到鄴城匯合起事。但隨后不久,由于太平教弟子唐周向朝廷告密,于是朝廷立即逮捕了正在洛陽的大方首領馬元義,并處其車裂而死。自此朝廷下詔凡信奉太平教的一律逮捕,并下令捉拿張角等人。張角得知事情敗露,即刻派遣使者通知各方首領立即起事,一時間各地紛紛起兵,且都戴著黃色頭巾位標志,所以當時人們都叫他們“黃巾賊”。

同年二月,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弟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一路率眾燒毀當?shù)毓俑?,劫掠城?zhèn),州郡官員無法抵抗,大多棄官逃亡。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全國各地紛紛響應,朝野上下為之震動。

黃巾軍的主力集中在冀州、潁川和南陽三個地區(qū),并將矛頭直指東漢首都洛陽。冀州地區(qū)的黃巾軍一開始就活捉了東漢宗室安平王劉續(xù)和甘陵王劉忠,還殺掉了幽州刺史郭勛。在張角兄弟的率領下黃巾軍逐步占領了廣宗(今河北威縣東)和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等地,打敗了由北中郎將盧植和東中郎將董卓先后率領的官軍。與此同時。南陽地區(qū)的黃巾軍在張曼成的指揮下攻下了郡治宛城,殺死了南陽城太守褚貢。潁川地區(qū)的黃巾軍在波才的指揮下打敗了右中郎將朱儁、左中郎將皇甫嵩和太守趙謙。

由于黃巾軍缺乏作戰(zhàn)經(jīng)驗,在潁川地區(qū)包圍長社的隊伍時放松警惕,被皇甫嵩放火突襲,再加上朱儁、曹操的合兵攻擊,潁川地區(qū)的黃巾軍被鎮(zhèn)壓了下去。朱儁隨后移兵進攻南陽擊潰了黃巾軍的防線,潁川、冀州的黃巾軍也節(jié)節(jié)敗退。這時張角不幸病逝,其弟張梁繼續(xù)領導戰(zhàn)斗,但在一次夜襲中張梁戰(zhàn)死,此戰(zhàn)黃巾軍被殺者三萬人,跳河而死者五萬余人。十一月,皇甫嵩乘勝進擊,與巨鹿太守郭典大破張寶軍于下曲陽(今河北曲陽西),斬首十余萬級,張寶戰(zhàn)死。至此,皇甫嵩平定冀州黃巾軍,以功拜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里侯。至此,黃巾主力全部被漢遷軍隊消滅,黃巾起義在堅持了九個月的斗爭后,終于失敗。

黃巾之亂之后,地方割據(jù)勢力迅速發(fā)展,同時外戚和宦官的斗爭亦愈發(fā)激烈。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外戚何進立其十四歲的外甥劉辯(漢少帝)為帝,何太后臨朝,何進則以大將軍的身份參錄尚書事控制朝政,并依靠袁紹、袁術兄弟共同謀誅宦官。何進先發(fā)制人將宦官蹇碩捕獲殺掉,袁紹勸何進盡繼續(xù)快鏟除宦官,但何太后不同意,于是何進接受了袁紹的建議,召并州牧董卓領兵入京,以此威逼何太后。董卓率兵進京城后即廢少帝劉辯,立劉協(xié)(漢獻帝)為帝,自任相國,將朝政控制在自己手中,至此長期以來交替執(zhí)政的外戚和宦官斗爭宣告結(jié)束。

董卓掌權后為所欲為,對百姓一味掠奪殘殺,經(jīng)常派軍隊搶劫財物、擄掠婦女,使洛陽一帶陷入一片恐怖氣氛之中。董卓的種種暴行引起了百姓的強烈憎恨,關東(潼關及函谷關以東)等地擁有武裝力量的州郡長官也趁機以討伐董卓為名,進一步擴大他們的勢力。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渤海太守袁紹、后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nèi)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濟州相鮑信以及曹操等聯(lián)合起兵討伐董卓,并推袁紹為盟主。關東諸軍從東到南擺開了夾攻的態(tài)勢,董卓便挾持獻帝遷都長安。他自稱太師,號為“尚父”,并把洛陽宮殿、官府和二百里以內(nèi)的房屋全部燒毀洗劫一空,強迫洛陽周圍數(shù)百萬人口西遷,百姓因軍隊踐踏搶掠死傷甚多,董卓還命人挖掘黃帝和公卿百官的陵墓盜取珍寶。董卓的種種倒行逆施更加激起了朝野內(nèi)外的怨恨,因此以袁紹、曹操為代表的十八路諸侯紛紛起兵討伐,一時間旌旗招展、戰(zhàn)事不斷……